每日更新

“十五五”规划中提到了哪些16个“强国”?

“十五五”规划列出了16个强国目标,提出了12个发展战略问题,并在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,做强做实实体经济基础”的标题下提出“加快建设制造强国、高质量国家、航天强国、交通强国、网络强国”。提出“合作建设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力资源强国”。“加快建设先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,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”。“加快金融强国建设”。“扩大高水平开放,开创普惠合作新局面”。提出“加快建设贸易强国”。在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,不断推进农村全面振兴”一节中,提出“加快农业强国建设”。 “优化区域经济设计,促进区域合作发展”提出“加快海洋强国建设”。在“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,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”方面,提出“坚定不移推进文化强国建设”、“加快体育强国建设”、“推动创建旅游强国”。 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建设美丽中国”主题提出“建设能源强国”。 《建议》还提出了建设“数字化”的目标“全面中国”、“健康中国”、“美丽中国”、“平安中国”。通过这16个“强国”,我们可以更好地想象中国“十五五”时期的发展新格局。从三维的角度来理解这一点或许是个好主意。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的阳澄湖畔有一条高铁。孔繁利 摄 首先,你为什么定下成为“强国”的目标? “强国”,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在某一方面得到加强,建设现代化的、全面的、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,才能获得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。一些领域,许多行业仍位于全球产业链中下游,没有足够的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产品。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,只有深化实体经济、加快制造强国建设,才能率先发展、赢得优势、赢得未来。另一个例子是“经济实力”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。糟糕的财务状况会阻碍经济发展。因此,“十五五”期间必须加快金融强国建设,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撑。公众在第 63 届年度高等教育展览会上了解机械臂。图片:新华社记者 张楠 其次,这些“强国”的建设基础是什么? “十四五”期间众多“强国”迈出建设的坚定步伐,也为“十五五”期间不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制造强国取得新进展。今年工业增加值预计从2020年的31.3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0.5万元。制造业整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。交通运输能力迈上新台阶。到2024年底,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州将拥有城际高铁连接,三分之二以上的州将拥有县际高速公路连接。 “四好”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,农村公路总行驶里程达到464万公里。科技力量爆发出新动能。上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%。“十三五”规划结束。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将超过3.6万亿元,比2020年增长48%。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第14位上升到2024年第10位。强国在教育领域取得新成就。建设规模最大、质量最高的教育体系。到2024年底,246个区县实现均衡优质义务教育。高等教育累计为社会培养5500万人才,75%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奖章来自高校。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、超过1.7亿学生。游客在东阳市横店影视城秦王宫景区游览。包康轩 摄 第三,要建设这些“强国”,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?的r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既是使命宣言,又是路线图。 16个“势力”都有相应的规划和发展。 《建议》提出优先解决制造业、交通运输等“工业侧”目标,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从优化提升传统产业、鼓励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、推动服务业高效高质量发展、建设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四个方面制定维护实体经济基础的任务。加快农业强国建设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、质量和效益,推进宜居、工业、美丽景观建设,提高强农惠农政策实效。强调解决“三农”问题成为全党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、坚决推进农村全面振兴”的重中之重。坚决推进文化强国建设,《建议》主要制定了继承和践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、大力繁荣文化企业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影响力等四项任务,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力,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。加快贸易强国建设,重点提升外贸质量效益,推动贸易创新发展。建设能源强国必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,推动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能源,努力构建新能源体系。加强海洋开发、利用和保护,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。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硬实力上,更体现在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结合上。除了建设强国之外,《建议》还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,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、安全中国等目标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将一步一步、不断前进,是一个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,需要不断努力、不断奋斗。”让我们坚定“强国”的目标,努力奋斗每一天。我们必须砥砺前行,不懈努力,继续为实现美好规划而奋斗,确保在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方面取得决定性进展。 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远不会停止!”